柿樹鄉宿在徽風皖韻中領悟自然之趣
來源: 江淮晨報 時間:2022-11-21




環境將徽風皖韻揉進一磚一瓦
除了青石灰瓦的建筑風格,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彰顯著徽風皖韻。將鄉村振興館巧妙地“藏”進民宿中,總建筑面積約3200㎡的館區囊括了文化產業示范、綜合服務配套、宣傳展示、研學采摘體驗等多種功能區。
暢游山水之趣的同時,還能回顧千百年廬州文脈的源遠流長,心靈和身體得以在自然人文的熏陶中得到休憩。步入這樣一處集休閑度假、特色餐飲、農業觀光、產品展銷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文旅場所,處處引人入勝。整個場館與唐五坊圩遙相呼應,兩處建筑群充分體現了合肥晚清時期的“圩堡”文化。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在保護圩堡文化的同時,促進鄉村旅游,展現淮軍歷史。
文化旅游館、書畫體驗館、農耕文化館、農產品展館、農業科技館、民間文化非遺館六大主題場館,生動全面地展示著鄉村振興成果。
文化旅游館結合周橋新村的特色文化,滿足游客對歷史文化、紅色文化、生態文化、茶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探索。書畫體驗館定期開展書畫創作交流會,以書畫宣傳鄉村振興,以藝術煥新美麗鄉村。農耕文化館里陳列著手推石磨、風車、犁、耙等農耕用具和舊時的生活用品,玉米、紅薯、南瓜等農作物在館內廚房現場呈現,營造出濃厚的農耕文化氛圍。農產品展館既能推廣本地特色農產品,又能現場演示美食烹飪,將鄉村美味獻上餐桌。農業科技館里展示著近年來農業科技取得的豐碩成果,在這里孩子們可解鎖“土地密碼”,感悟糧食生產的不易。民間文化非遺館里,特色蓮湘舞、大鼓書等非遺文化讓人沉浸其中,感嘆文化精彩。
住宿一間民宿就是一處私家園林
閑庭觀花落,處處好風光。民宿的魅力就在于家家不同,間間有趣。
在柿樹鄉宿,每一間屋子都有一個小院子。明明住在山野之間,卻總感覺自己仿佛走進了熒幕中的大宅門。不僅有隨處可見的圓拱石門、青石磚路,就連做工考究的木質門窗、落著古式銅鎖的雕花衣柜都在無言中訴說著村落古韻悠長的故事。
走到窗臺向外遠眺,入眼都是質樸、古色古香的建筑,不同于別處民宿窗外的喧鬧,這里蕩漾著一種寧靜的力量。只是出離都市一小時路程,卻感覺已是走進了古徽州。若是下場雨便更美了,如水的月色浸潤深秋桂子,稠密的細雨婆娑窗外銀杏,煙雨如畫,寧靜悠然。
這里不僅是大人的休閑勝地,也是孩子們的夢中樂園。民宿要想讓孩子們住得快樂,除了要有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項目,房間內的設計同樣不能小覷。在柿樹鄉宿,精心設計的兒童房常常一房難求。房間里特意擺上了小朋友們最愛的網紅熊,搭配上彩色的卡通冰箱,還有童趣十足的上下鋪,每一位小朋友來到這里都忍不住在房間中賴上半天。
“媽媽,我好想把這里搬回家呀!”小朋友童稚的話語說出了每一位住客的心聲。不聞遠處煩心事,只享眼前歡樂屋,民宿的意義就在于給大家帶來了一方可以回歸本真的天地。
美食土地的饋贈連青菜都是甜的
在柿樹鄉宿的一天應當怎樣度過呢?
在這里,你可以欣賞青山綠水、風吹麥浪的鄉村美景,體驗雞犬相聞、炊煙裊裊的田園風光,品嘗艾蒿飄香、鮮果魚蝦的鄉村美味。
在這里,你可以欣賞老少皆宜的蓮湘舞表演,感受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可以親自體驗一把男耕女織的樂趣,感受農耕文化的源遠流長。
在這里,有山有水有鄉愁,你可以看見新時代中國美麗鄉村的樣子,也能找回兒時的鄉村記憶。
在這里,你可賞柿樹美景、可購柿樹特產、可品柿樹美食、可聽柿樹人民幸福奮斗的故事。
當然,最少不了的是在這里品嘗土地里結出的美味果實。到過一次柿樹鄉宿,你就會對這里的農家菜念念不忘。不是山珍海味難得一見,也不是重油重色的魚肉肥美,而是到地里薅上一把小青菜,清炒一下就足夠迷人。
兒時的青菜就是這個樣子的。不需要多么復雜的烹飪。只要菜油下鍋燒至冒煙,取一把剛剛采摘下來的青菜簡單洗凈,放入鍋里稍微翻炒,菜香便撲鼻而來了?!斑B蒜頭都不用放”就是農家人對純天然蔬菜最大的自信,一筷尖的果蔬自然香氣,就著菜梗的水嫩多汁,足以讓人沉淪在農家美味中。
農家腌制的蘿卜條、小魚干也是柿樹鄉宿的鄉土美味。每一道菜里都是對自然的無限敬意,也是對遠道而來的客人最真誠的問候。復得返自然的驚喜,往往就在于三兩小菜、一碗家常飯的噴香里。(合報全媒體記者 孫皞乾/文 王浩/攝)
責任編輯:王 楠